查看原文
其他

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| 屋里“暖乎乎” 心里“热乎乎”

兴安日报 2022-12-19

  冬日的午后,丰沛充盈的阳光跃进窗户,洒满整个房间。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永富村马海山老两口的屋内温馨祥和。 


  马海山一家住进新房


  “以前,住的老房子是水泥地面,不怕脏。现在是地板砖,有一点儿灰都能看出来,得勤着拖。”11月6日,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永富村73岁的村民马海山边拖地边诉说他的甜蜜的“烦恼”。 
  “一间屋子半间炕,三代人挤一间房”,曾是马海山一家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。2022年,受益于政府实施的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项目,政府推倒老两口居住的危旧房,让他们住进了敞亮、整洁的砖瓦房。 
  “刚搬进新房的时候,因为怕弄脏干净的地面,开心得不知道脚该往哪里放,每次从地里回来踩得家里脏乎乎的,经常被老伴熊一顿。”马海山乐呵呵地说,“现在回家第一件事儿,就是换上干净的拖鞋。” 
  马海山的“小确幸”,折射兴安盟百姓的幸福生活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举措,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”。句句话语犹如春风拂过兴安大地,恰如暖阳温暖着兴安儿女。 


  改造前的阿尔山市棚户区,雨后道路泥泞难行


  改造后的阿尔山棚户区


  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,房屋低矮破旧,环境潮湿昏暗,是大多数棚户区住户的集体记忆。自2010年我盟规划改造棚户区以来,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,昔日“脏乱差”的棚户区变成了百姓的宜居之所。 
  “以前羡慕人住高楼,有暖气、有热水,现在,我们住上楼房,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,这都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……”迎来初雪后的阿尔山市,气温骤降,对于居住在阿尔山市新城街森旺社区的棚改回迁户周长河夫妇来说,他们再也不用害怕寒冷的天气了。 


  周长河夫妇展示“旧房子”的照片


  走进周长河的家,家电一应俱全,窗台上摆满了花草。“原来我们一家四口住的是20多平方米的‘板夹泥’房,冬天不抗风不保温,晚上火熄了,冻得都要用棉被捂着脸睡觉。棚户区没有下水道,只能把废水泼在房子周围,冬天冻成‘冰山’,春天开化时污水遍地,臭气熏天……”周长河边翻手里的旧照片,边回忆起了不堪回首的“板夹泥房”岁月。 
  得益于城市棚户区改造,2017年周长河一家搬进了新楼。“屋子暖和又亮堂,社区的环境也特别好,有活动中心、健身设施和便民超市。现在每天晚上出去散散步、跳跳舞,过上了做梦都没想到的好日子!”谈及新旧住房的变化,周长河难掩内心的激动。 


  阿尔山市棚户区居民住进新楼房


  粉刷一新的小区外墙、随处可见的文明标语……2022年,在老旧小区改造中,乌兰浩特市兴安街兴安一小区迎来“逆生长”,由内而外散发着魅力。“原来这里车位不足,管线凌乱。如今,外墙焕然一新,重新规划了车位,跟新小区没什么两样。”居民们掰着手指列举着小区改造后的种种好处,脸上“漾”出幸福笑容。 


  乌兰浩特市兴安一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


  改造完成的乌兰浩特市兴安一小区居民楼


  “去年冬天屋里也就十几度,在屋里还得穿小棉袄。今年,政府出钱给我们的楼做了外墙保温,屋里暖和了,外套换短袖,从屋里到心里都是热乎乎的!”在兴安一小区居住了几十年的居民徐连成一脸的满足。 


  乌兰浩特市老旧小区改造陆续开工


  近年来,兴安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改善城乡人民住房牢牢抓在手上、扛在肩上。因时因势施策,用心用情攻坚,开展农村牧区危房改造、城市棚户区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等。一幅幅安居宜居优居的幸福画卷,在6万平方公里的兴安大地上徐徐铺展。


  记者手记:“忧居”变“优居”,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,也是暖在心头的“民生温度”。在采访过程中,受访者们纷纷翻出老照片,回忆过去,感慨现在,憧憬未来,一段段故事细说变化,一句句话语不离党恩,这是政策落地惠民的最生动注脚。
  点评: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。住房一头连着城乡发展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。兴安盟不断改善农牧民、棚户区住户、老旧小区居民的住房,绘就出将党的好政策惠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图景。


采写:记者 刁博禹

编辑:张祺


一审:文静 二审:琳宇 三审:陆明

声明:转载请注明来源于《兴安日报》官方微信


往期精彩荐读




□ 续写乌兰牧骑的美丽传奇

□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|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加快推进阿尔山全方位高质量发展

□ 乌市、扎旗、前旗通告: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!

□ 11月22日,乌市开展非静默状态区域核酸检测

□ 乌市公告1名疑似阳性人员行程轨迹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